高中化学 > 甲烷跟高锰酸钾反应
甲烷跟高锰酸钾反应

  • 实验演示
  • 实验结论
  • 实验考点
  • 经典考题
  • 科学世界
  • 讨论探究
  •  

操作方法

把甲烷经导管通入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试管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无变化。

 

甲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甲烷的稳定性。

1、可以用来鉴别甲烷和乙烯气体的试剂为 (   

A、氢氧化钠            B、溴水            C、高锰酸钾溶液        D、稀盐酸

试题难度:易

2、除去甲烷中的乙烯所用的试剂为   

A、氢氧化钠                               B、溴水

C、高锰酸钾溶液                           D、稀盐酸

试题难度:易

1 答案:BC

解析:烷烃性质稳定,不能使溴水和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 答案:B

解析:高锰酸钾氧化乙烯成二氧化碳,用高锰酸钾溶液除去乙烯的同时会引入二氧化碳杂质。

甲烷与环境

1. 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

21007

CAS

74-82-8

中文名称

甲烷

英文名称

methaneMarsh gas

   

沼气

分子式

CH4

外观与性状

无色无臭气体

分子量

16.04

蒸汽压

53.32kPa/-168.8℃ 闪点:-188℃

   

-182.5℃ 沸点:-161.5℃

溶解性

微溶于水,溶于醇、乙醚

   

相对密度(水=10.42-164℃);相对密度(空气=10.55

稳定性

稳定

危险标记

4(易燃液体)

主要用途

用作燃料和用于炭黑、氢、乙炔、甲醛等的制造

2. 对环境的影响:

1)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甲烷对人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降低,使人窒息。当空气中甲烷达25%-30%时,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运动失调。若不及时脱离,可致窒息死亡。皮肤接触液化本品,可致冻伤。

2)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微毒类。允许气体安全地扩散到大气中或当作燃料使用。有单纯性窒息作用,在高浓度时因缺氧窒息而引起中毒。空气中达到25~30%出现头昏、呼吸加速、运动失调。

    急性毒性:小鼠吸入42%浓度×60分钟,麻醉作用;兔吸入42%浓度×60分钟,麻醉作用。

    危险特性: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五氧化溴、氯气、次氯酸、三氟化氮、液氧、二氟化氧及其它强氧化剂接触剧烈反应。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 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编

可燃溶剂所显色法;容量分析法《水和废水标准检验法》第20版(美)

4. 环境标准:

前苏联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300mg/m3

美国 车间卫生标准 窒息性气体

5. 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1)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也可以将漏气的容器移至空旷处,注意通风。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2)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佩带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别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3)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需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探讨课题

网络搜集可燃冰的资料,探讨开发可燃冰存在的障碍。

最新评论共有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北京高拓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壹灵壹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5-2016 chinaedu.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11674号-1

全国客服电话:400-6869-101 传真:010-84640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