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 乙醛与银氨溶液反应
乙醛与银氨溶液反应

  • 实验演示
  • 实验结论
  • 实验考点
  • 经典考题
  • 科学世界
  • 讨论探究
  •  

操作方法

银氨溶液的配制: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2%AgNO3溶液6毫升,加入一滴5% NaOH溶液,立即产生白色沉淀,随后逐滴滴入氨水,边滴边振荡,直到沉淀刚刚消失为止,就得无色银氨溶液。但做此实验要注意:配制银氨溶液时,应防止加入过量的氨水,并且必须随配随用,不能久置,否则会生成容易爆炸的物质(AgN3),这种物质极易爆炸,所以实验完毕后剩余的银氨溶液要及时倒掉,或加酸处理。

银镜生成:向盛有银氨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乙醛溶液,轻轻振荡后,把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里温热,此时不要摇动。如果试管洗得很洁净,很快就可以看到试管壁的变化。实验后处理:用少量硝酸洗去银镜,并用水洗净后及时处理,不可久置。

 

实验现象

银氨溶液里加入乙醛后水浴加热,可以看到试管内壁附着一层光亮的银,如试管不干净,看不到光亮的银,只能看到生成黑色疏松的银沉淀。

 

乙醛被银氨溶液氧化有单质银产生。

1、银镜反应的实验操作;2、醛基的检验方法;3、银镜反应的重要应用。

1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最好选用(         

A. 30%氨水       B. 盐酸溶液      C. 稀硝酸溶液    D. 烧碱溶液

试题难度:

 

2美国天文学家在亚利桑那州一天文观察台探测到了银河系中心2.6万光年处一巨大气云中的特殊电磁波,这种电磁波表明那里可能有乙醇醛糖分子存在。下列有关乙醇醛糖(HOCH2CHO)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乙醇醛糖是一种有机物,易溶于水

B. 乙醇醛糖能发生取代反应、消去反应、氧化反应以及还原反应

C. 乙醇醛糖与甲酸甲酯互为同分异构体

D. 1 mol 乙醇醛糖与足量的银氨溶液作用,可析出2mol Ag

试题难度:

 

3某一元醛发生银镜反应生成10.8g银 ,等质量此醛完全燃烧生成 7.84L 二氧化碳(标准状况下),该醛是(         

A. 乙醛             B. 丙醛           C. 丁醛            D. 苯甲醛

试题难度:

 

1 答案:C

2 答案:B

解析:因为乙醛和乙醇都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推测A对。因分子中含有-OH,可以发生酯化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但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分子中含有-CHO,可以发生还原反应、氧化反应;B错。

3 答案:D

解析:由反应特征可知:1摩醛基可以得到2Ag。现生成0.1Ag,推知物质中含有0.05摩醛基,4个选项中物质均含有一个醛基,即物质应为0.05摩。又知等质量此醛完全燃烧生成 ,即0.35摩,可得到1摩该物质含有0.35/0.057C原子,只有D符合。

制取和使用银氨溶液时应注意什么?

1、配制银氨溶液时,要防止加入过量的氨水。否则有可能生成雷酸银(AgONC),雷酸银在受热或撞击时有爆炸的危险,同时银氨溶液本身也将失去灵敏性。

2、银氨溶液必须随配随用,不要贮存久放,因为银氨溶液久置后,将变成叠氮化银(AgN3)沉淀,它受振动时很容易分解而发生猛烈爆炸。

3、加热必须在水浴中进行,不可用灯焰直接加热,否则也可能产生易爆炸的雷酸银。在水浴加热过程中,振荡试管,搅拌溶液,或水浴温度过高,都难以得到光亮的银镜,而只能得到黑色的粉状银沉淀。

4、实验完毕后,应及时将试管刷洗干净,附着于管壁的银镜,可加入少量稀硝酸予以除去(因为银能溶于稀硝酸)。反应混合液不可久置,应及时处理,防止产生雷酸银而发生危险。

探讨课题

为什么从溶液中析出的金属单质银能紧密地附着在器壁上,形成银镜?

最新评论共有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北京高拓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壹灵壹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5-2016 chinaedu.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11674号-1

全国客服电话:400-6869-101 传真:010-84640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