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 蛋白质的凝聚
蛋白质的凝聚

  • 实验演示
  • 实验结论
  • 实验考点
  • 经典考题
  • 科学世界
  • 讨论探究
  •  

操作方法

 在试管里加入蛋白质溶液,然后加入硫酸铜溶液。观察现象,然后向沉淀里加水,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蛋白质加入硫酸铜溶液后,蛋白质沉淀析出,向沉淀中加入蒸馏水,沉淀不溶解。

 

可溶性的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发生凝结而变性。该过程不可逆。

 

1、蛋白质变性的常见方法;2、蛋白质变性是不可逆过程。

1、下列过程中肯定不可逆的是(   

A. 蛋白质的盐析              B. 蛋白质的变性

C. 硝酸酯的水解             D. 氯化铁的水解

试题难度:易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在豆浆中加少量石膏,能使豆浆凝结为豆腐

B. 误服可溶性重金属盐,可立即服用牛奶或鸡蛋清

C. 温度越高,酶对某些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越高

D. 用灼烤的方法可鉴别毛织物和棉织物

试题难度:中

3把丙氨酸的晶体溶于水,使溶液呈强碱性,则下列四种微粒存在最多的是(  

  

  

试题难度:中

 

1 答案:B

解析:蛋白质的变性是化学变化,该过程破坏了蛋白质原有的性质,变性后的蛋白质不能再恢复原状,为不可逆过程,B符合题意。酯的水解在酸性条件下是可逆的。

2 答案:C

解析:考查蛋白质的性质和用途。(1)胶体的聚沉2)蛋白质的变性(3酶本身是蛋白质,温度越高,蛋白质越易发生变性,从而失去催化活性。(4)毛织物为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3 答案:B

解析:溶液呈碱性,说明酸性基团已经反应,碱性基团没有作用。

蛋白质的变性

天然蛋白质的严密结构在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结构被破坏,从而导致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学活性的丧失,如酶失去催化活力,激素丧失活性称之为蛋白质的变性作用(denaturation)。变性蛋白质只有空间构象的破坏,一般认为蛋白质变性本质是次级键,二硫键的破坏,并不涉及一级结构的变化。

变性蛋白质和天然蛋白质最明显的区别是溶解度降低,同时蛋白质的粘度增加,结晶性破坏,生物学活性丧失,易被蛋白酶分解。

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原因可分为物理和化学因素两类。物理因素可以是加热、加压、脱水、搅拌、振荡、紫外线照射、超声波的作用等;化学因素有强酸、强碱、尿素、重金属盐、十二烷基磺酸钠(SDS)等。在临床医学上,变性因素常被应用于消毒及灭菌。反之,注意防止蛋白质变性就能有效地保存蛋白质制剂。

    变性并非是不可逆的变化,当变性程度较轻时,如去除变性因素,有的蛋白质仍能恢复或部分恢复其原来的构象及功能,变性的可逆变化称为复性。例如,核糖核酸酶中四对二硫键及其氢键。在β—巯基乙醇和8M尿素作用下,发生变性,失去生物学活性,变性后如经过透析去除尿素,β—巯基乙醇,并设法使疏基氧化成二硫键,酶蛋白又可恢复其原来的构象,生物学活性也几乎全部恢复,此称变性核糖核酸酶的复性

                  

 

许多蛋白质变性时被破坏严重,不能恢复,称为不可逆性变性。

 

探讨课题

1、医生在给我们打针之前用一个湿润的棉球先擦一擦注射部位的皮肤,棉球里蘸的是什么溶液?作用是什么?该溶液浓度为多大?为什么用这么大的浓度?

2、如果你是一位医生,某人误食硫酸铜溶液,到你处医救,你首先应该怎样应急处理?

最新评论共有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北京高拓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壹灵壹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5-2016 chinaedu.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11674号-1

全国客服电话:400-6869-101 传真:010-84640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