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 要点指津
  • 高考点将台
  • 实战闯关
  • 讨论探究
  •  

一、还原糖鉴定

1白话原理

CuOH2与还原糖在加热条件下,能生成砖红色沉淀Cu2O,同时葡萄糖被氧化生成葡萄糖酸。

2拨云见日

1)反应中被还原的是CuOH2,因此,斐林试剂必须将甲液和乙液混合,生成CuOH2后才能使用,同时,CuOH2不稳定,因此斐林试剂需要现用现配。

2)氧化亚铜Cu2O是砖红色的沉淀,描述实验现象的时候,要注意哦。

3)生物学科中的还原糖主要指的是葡萄糖、果糖等单糖和麦芽糖,甜菜、甘蔗富含的是蔗糖,不能拿来做这个实验。

4)这个实验要观察颜色,因此,所选的实验材料要求白色或接近白色,以免影响观察。

 

二、用苏丹Ⅲ鉴定脂肪

1白话原理

应用苏丹Ⅲ对脂肪的亲和力极强,能把脂肪染成橘黄色,其他非脂肪部分不会被染色的原理。我们也可以理解为苏丹Ⅲ易溶于脂肪,这个原理与化学中的“萃取”极其相似。

2拨云见日

1)苏丹Ⅲ和苏丹Ⅳ均可用于鉴定脂肪,只不过颜色存在差异。

2)这个实验要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是脂肪颗粒被染成橘黄色,没有沉淀生成哦。

3)这个实验用到了酒精,它的作用是洗去浮色。

 

三、蛋白质的鉴定

1白话原理

在碱性环境中,Cu2+能与肽键(-CONH2—)形成紫色物质,因此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2拨云见日

1)这个实验没有沉淀生成哦,实验现象是:溶液变成紫色。

2)反应要在碱性环境中进行,因此在蛋白质溶液中要先加A液,并且加入A液后要振荡摇匀,目的就是创造碱性环境。

3)最后,我们要观察颜色变化,因此双缩脲试剂B液不能过量,以“滴”为单位添加就足够了。

4)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

 

鉴定物质

可溶性还原性糖

蛋白质或多肽

成分

甲液

乙液

A

B

0.1g/ml

NaOH溶液

0.05g/ml

CuSO4溶液

0.1g/ml

NaOH溶液

0.01g/ml

CuSO4溶液

添加顺序

甲、乙两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注入

(即现配现用)

先加A1ml,摇匀;

再加B3~4滴,摇匀

反应条件

水浴加热

不需加热,摇匀即可

反应现象

砖红色沉淀

紫色

1. 用班氏试剂鉴别健康人的下列四种液体,出现红黄色沉淀的是

A. 血清               B. 唾液              C. 胃液              D. 尿液

释疑:班氏试剂的有效成分与斐林试剂相同,健康人的尿液中不含糖;

答案:A

 

2. 下列有关实验及显色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有

A. 水浴加热条件下,蔗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B. 沸水浴条件下,脱氧核苷酸与二苯胺发生作用呈现蓝色   

C. 常温条件下,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呈现紫色

D. 常温条件下,核糖核酸与甲基绿作用呈现绿色

释疑B选项涉及到了DNA的鉴定,DNA可与二苯胺发生作用呈现蓝色;

答案:ABD

 

3. 对下表中所列待测物质的检测,所选用的试剂及预期结果都正确的是

 

待测物质

检测试剂

预期显色结果

DNA

甲基绿

红色

脂肪

苏丹Ⅲ

橘黄色

淀粉

斐林试剂

蓝色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紫色

A. ①③              B.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D

 

4. 进行蛋白质含量变化的预测实验,请填充实验原理;判断实验步骤中划线部分是否正确,如有错误请更正;并写出实验结果.

1)实验原理:蛋白质                   ,其颜色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

2)实验步骤:

①将三份等量大豆种子分别萌发159天后取出,各加入适量蒸馏水,研碎、提取、定容后离心得到蛋白质制备液;

②取3支试管,编号123,分别加入等量的萌发159天的蛋白质制备液;

③在上述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双缩脲试剂AB(按比例配制)的混合液,振荡均匀

                                         a

后,在沸水浴中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b

a                                                                   

b                                                                    

3)实验结果:                                  .

答案:(1)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2a: 错。更正:双缩脲试剂A混合均匀后,再加入试剂B

                    b: 错。更正:不加热或直接观察

      (3)实验结果:123号试管中颜色依次加深

 

5. 为进一步确定来源不同的ABCDE五种物质(或结构)的具体类型,进行了下列实验,现象与结果如下:

各种物质(或结构)的性质、染色反应的结果,见下表:

 

A

B

C

D

E

来源

猪血

马肝

蛙表皮

棉花

霉菌

水溶性

灰分

甲基绿溶液

斐林试剂

苏丹Ⅲ溶液

双缩脲试剂

碘液

注:+:有(溶解);一:无(不溶解);灰分指物质充分燃烧后剩下的部分。

A为红色,检测A的灰分后发现其中含有Fe元素。

将适量的E溶液加入盛有D的试管中,混合一段时间后,混合液能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和结果,推断出:

A          B          C          D          E         

释疑: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的物质为蛋白质,由于A为红色,检测A的灰分后发现其中含有Fe元素,因此A为血红蛋白;B无灰分,说明只有CHO三种元素,能与苏丹Ⅲ溶液发生颜色反应的物质为脂肪;C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因此含有蛋白质,能与甲基绿溶液发生颜色反应,则含有DNA,同时含有蛋白质和DNA的结构为染色体;D没有灰分,则只有CHO三种元素,不能与苏丹Ⅲ溶液发生颜色反应,则不是脂肪,不能与碘液发生颜色反应,则不是淀粉,又不溶于水,则为大分子物质,因此可以推断为纤维素或半纤维素;E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为蛋白质,E溶液加入盛有D的试管中,混合一段时间后,混合液能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纤维素或半纤维素分解产生了还原性糖,根据酶的专一性可知,E为纤维素酶或半纤维素酶。

答案A、血红蛋白;  B、脂肪:  C、染色质(体); D、纤维素(半纤维素); E、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

 

1. 下列健康人的4种液体样本中,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颜色反应的是

①尿液  ②胃液  ③汗液  ④唾液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 下列有关对生物体内化学物质检测的实验中,正确的是

A. 向蛋清稀释液中滴加双缩脲试剂后,水浴加热可出现紫色

B. 向可溶性淀粉溶液中滴加斐林试剂后,水浴加热可出现砖红色沉淀

C. DNA与二苯胺试剂作用,出现黄绿色  

D. 脂肪可被苏丹Ⅲ试剂染成橘黄色

 

3. 根据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鉴定成熟苹果果肉中存在还原性糖,所用的试剂是                   ,该试剂与细胞内还原性糖发生作用,形成                 沉淀,因此,可用该试剂检验糖尿病人尿液中                         的含量。

2)鉴定黄豆组织中存在蛋白质时,向组织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A摇匀,再向样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B摇匀。其中双缩脲试剂B的量只有34滴,而不能过量,为什么?

                                                                        

 

4. 斐林试剂的甲液是质量浓度为0.1g/mLNaOH溶液,乙液是质量浓度为0.05g/mLCuSO4溶液。双缩脲试剂的A液是质量浓度为0.1g/mLNaOH溶液,B液是质量浓度为0.01g/mLCuSO4溶液。某同学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中,产生了一些疑问,在征得老师同意后,他利用课外时间进行了探究。下表是他的探究实验的部分操作。

试管

1次加入物

2次加入物

3次加入物

1

1mL0.1g/mL NaOH溶液

1mL 0.05g/mL CuSO4溶液

2mL苹果汁

2

1mL0.1g/mL NaOH溶液

2mL苹果汁

1mL 0.05g/mL CuSO4溶液

3

2mL苹果汁

1mL0.1g/mL NaOH溶液

1mL 0.05g/mL CuSO4溶液

4

1mL 0.05g/mL CuSO4溶液

2mL苹果汁

1mL0.1g/mL NaOH溶液

5

1mL 0.05g/mL CuSO4溶液

1mL0.1g/mL NaOH溶液

2mL苹果汁

6

1mL0.1g/mL NaOH溶液

4 0.01g/mL CuSO4溶液

2mL苹果汁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⑴该同学试图通过上述实验解决什么问题?

                                                                       

                                                                        

⑵上述试管中,作为对照的是                

⑶要使上述试管中的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还必须做             处理。

⑷要提高该实验结果的可信度,还应该                             

 

1. D 

 

2. D

 

3.1)斐林试剂  砖红色  葡萄糖

2)过量的双缩脲试剂B会与试剂A反应,使溶液呈蓝色。而掩盖生成的紫色

 

4. ⑴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必须混合后才加入组织样液中吗(或答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的顺序可以改变吗)    双缩脲试剂可以用于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吗

1                       ⑶加热(或水浴加热) 

⑷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该实验 

 

探讨课题

1、进行还原糖的鉴定实验时,制备的苹果组织样液是无色透明的吗?

2、鉴定脂肪的实验中会观察到,有些橘黄色颗粒并不在细胞内,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反应原理有何区别?

 

最新评论共有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北京高拓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壹灵壹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5-2016 chinaedu.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11674号-1

全国客服电话:400-6869-101 传真:010-84640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