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 盖吕萨克定律
盖吕萨克定律

  • 实验演示
  • 实验结论
  • 实验考点
  • 经典考题
  • 科学世界
  • 讨论探究
  •  

实验步骤

  气体体积与温度的关系可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观察.一个小的烧瓶与一段水平的玻璃管连在一起,玻璃管右端是开口的,在管内装有一段很短的水银柱将一部分空气封闭在烧瓶内,水平管固定在有刻度的木板上.由于玻璃管水平放置,水银柱静止时,瓶中的气体压强等于大气压强. 开始在室温情况下,水银柱静止在管中的A处,然后将烧瓶放入热水中,会发现水银柱向右移动,说明温度升高气体体积增大;也可以将烧瓶放在冷水中(低于室),水银柱向左移动,说明温度降低气体体积减小.

      在压强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的温度每升高1℃,其体积的增加量等于它在0℃时体积的1/273;或在压强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的体积跟热力学温度成正比。即: 
      知道V-T图象特点;会运用图像分析问题;会用定律的公式解决相关的问题。

    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处在某一状态,现在要使它的温度经过状态变化回到初态温度,下列可以实现的是:(    )
    A、先等压膨胀,再等容降压
    B、先等压压缩,再等容降压
    C、先等容升压,再等压膨胀
    D、先等容降压,再等压膨胀

    2、分析下面某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V-t图像与V-T图像的特点,并分别说明如何比较压强P1、P2的大小。

  
   
    3、如图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经过状态B变为状态C的V--T图象.已知气体在状态A时的压强是1.5×105Pa.
    (1)说出A到B过程中压强变化的情形,并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计算图中TA的温度值。
    (2)请在图乙坐标系中,作出由状态A经过状态B变为状态C的P--T图像,并在图线相应位置上标出字母A、B、C。如果需要计算才能确定有关坐标值,请写出计算过程。

 

1.A、D

2、解析:等压线反映了一定质量的气体在压强不变时,体积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V-t图线与t轴的交点是-273℃,从图中可以看出,发生等压变化时,V与t不成正比,由于同一气体在同一温度下体积大时压强小,所以P1>P2
如图所示,V--T图线是延长线过坐标原点的直线。由PV/T=C得V/T=C/P可知,压强大时对应的直线斜率小,所以有P1>P2

3、分析:从A到B是等压变化,从B到C是等容变化。
解答:(1)由图甲可以看出,A与B的连线的延长线过原点O,所以从A到B是一个等压变化,即: 
根据盖•吕萨克定律可得: 
所以
(2)由图甲可以看出,从B到C是一个等容变化,根据查理定律得:  
所以
则可画出由状态A经B到C的P—T图象如图所示.

 

点评:在不同的图象中,只能表达两个状态参量的关系,第三个参量可通过状态方程或气体实验定律求得。

盖•吕萨克

      盖•吕萨克(Joseph Louis Gay-Lussac,1778—1850),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1778年12月6日生于法国上维埃纳省的圣莱奥纳尔一个学者世家。1800年毕业于巴黎高等工业学院。1802年起在该校任实验员。他的老师高度赞赏他的敏捷思维、高超的实验技巧和强烈的事业心,特地将自己的实验室让给他进行工作,这对盖•吕萨克的早期研究工作起了很大作用。盖•吕萨克在物理学、化学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850年5月9日盖•吕萨克在巴黎逝世。
      盖•吕萨克在物理学方面主要从事分子物理和热学研究,在气体性质、蒸汽压、温度和毛细现象等问题的研究中都做出了出色的贡献,对于气体热膨胀性质的研究成果尤为突出。1801年他与J•道尔顿各自独立地发现了气体体积随温度改变的规律,发现了一切气体在压强不变时的热膨胀系数都相同。这个热膨胀系数经历半世纪后由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确定了它的热力学意义,建立了热力学温标。盖•吕萨克研究了前人测定不同气体热膨胀系数很不一致的原因后指出:必须使实验气体充分干燥。他通过多种不同气体的反复实验,精确地计算后得出气体膨胀系数的数值是0.00375或1/266.6,现代理想值为1/273.15。盖•吕萨克于1802年发表了有关的论文《气体热膨胀》,文中记叙道:“我的实验都是以极大的细心进行的。它们无可争辩地证明,空气、氧气、氢气、氮气、一氧化氮、蒸汽、氨气,粗盐酸、亚硫酸、碳酸的气体,都在相同的温度升高下有着同样的膨胀……我能够得出这个结论:一切普通气体,只要置于同样条件下,就可以在同样温度下进行同样的膨胀……各气体在冰点与沸点之间所增加的体积,根据一百分度的温度计,是等于原体积的100/26666。”后来把气体质量和压强不变时体积随温度作线性变化的定律叫盖•吕萨克定律。至此时,中学物理教材中介绍的三大气体实验定律都已被发现。1807年盖•吕萨克还率先测出气体的比定压热容和比定容热容的比值。同年他发现了空气膨胀时温度降低,压缩时(无热交换)温度升高。
      盖•吕萨克还为探明高空与地面的空气成分及磁现象的差别做出了开拓性贡献。1804年8月23日他和好友毕奥(毕奥•萨伐尔定律的发现者之一)携带实验器具乘气球升空,在6500英尺(约2000米)的高度开始实验,并继续实验到13000英尺(约4000米)的高度。同年他又单独乘气球上升到7016米的高空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6300米高处的空气和地球表面附近的空气组成成分相同,地磁强度几乎也没有变化。1805年3月他与亚历山大•冯•洪堡一起为准确地测定地球磁极位置进行了历时一年的考察工作。两人还一起利用各种方法计算了空气中氧的比例。
      盖•吕萨克对原子论的发展也作出了贡献。 1808年他总结提出在相同温度和相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不同气体的原子数目相同的假说,后来经过阿伏加德罗的修正,这个假说更为完善,成为阿伏加德罗定律。
      在化学方面,盖•吕萨克研究范围很广,取得不少成果。1808年发表了今天以他名字命名的盖•吕萨克气体反应体积比定律,这对以后化学发展影响很大。此时他被选入法国研究院。他还发现了元素硼,还有其他多种贡献。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爱国主义精神。他总是把自己的研究工作和祖国荣誉联系在一起。1813年,法国两位化学家在海草灰里发现了一种新元素,但在尚未分离出来时无意地把原料都给了英国化学家戴维,盖•吕萨克知道后十分激动地说:“不可原谅的错误!空前严重的错误!居然倾其所有,拱手送给了外国人。戴维会发现这种元素,并把研究成果公之于世。这样,发现新元素的光荣就会属于英国,而不属于法国了。”于是他和两位化学家一起立即动手,从头做起,昼夜不停,终于与戴维同时确证了新元素——碘,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探讨课题

      内壁光滑的导热气缸竖直浸放在盛有冰水混合物的水槽中,用不计质量的活塞封闭压强为1.0×105Pa,体积为2.0×10-3m3的理想气体。现在活塞上方缓缓倒上沙子,使封闭气体的体积变为原来的一半,然后将气缸移出水槽,缓慢加热,使气体温度变为127℃。(1)求气缸内气体的最终体积;(2)在P-V 图上画出整个过程中气缸内气体的状态变化。(大气压强为1.0×105Pa)

 
 

最新评论共有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北京高拓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壹灵壹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5-2016 chinaedu.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11674号-1

全国客服电话:400-6869-101 传真:010-84640631